师范认证
应知应会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师范认证  应知应会

1.什么是师范类专业认证?

:师范类专业认证是专门性教育评估认证机构依照认证标准对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状况实施的一种外部评价过程,旨在证明当前和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专业能否达到既定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认证的核心是保证师范生毕业时的知识能力素质达到标准要求,目的是推动师范类专业注重内涵建设,聚焦师范生能力培养。改革培养体制机制,建立基于产出的持续改进质量保障机制和质量文化,不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

2.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是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的核心要义,贯穿师范类专业认证全过程。

1)学生中心:强调从以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向以为中心的新模式转变,要求遵循师范生成才成长规律,以师范生学习效果和个人发展为中心配置教育资源和安排教学活动,并将师范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作为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

2)产出导向:聚焦师范生受教育后学到了什么能做什么,强调明确学习产出标准,对接社会需求,以师范生学习效果为导向,对照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反向设计课程体系与教学环节,配置师资队伍和资源条件,评价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3)持续改进:强调聚焦师范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对师范类专业教学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跟踪与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用于教学改进,形成评价反馈改进闭环,建立持续改进质量保障机制和追求卓越质量文化,推动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不断提升。

3.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师范类专业认证强调在工作中遵循统一体系、省部协同、高校主责、多维评价原则。

4.师范类专业认证有什么基本特征?

:1)中国特色与世界水平相结合。

2)统一体系与特色发展相结合。

3)内部保障与外部评价相结合。

4)学校举证与专家查证相结合。

5)常态监测与周期性认证相结合。

5.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组织体系和职责分工是什么?

:负责师范类专业认证组织管理与具体实施的机构包括: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评估机构和认证专家组织,三者分工负责,协同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

6.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的基本内容和框架结构是什么?

: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由中学教育认证标准、小学教育认证标准、学前教育认证标准三类三级构成,三类之间根据同学段特点各有差异,三级之间相互衔接,逐级递进。

第一级:国家对师范类专业办学的基本要求;

第二级:国家对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的合格要求;

第三级:国家对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的卓越要求。

7.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是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

: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不仅仅体现在学生发展这一个指标项上,也体现在其他七个指标项中。以学生为中心,强调遵循师范生成长成才规律,要求师范类专业把培养目标和全体学生的毕业要求达成情况作为评价的核心;培养目标应该围绕师范生毕业时的要求以及毕业后一段时间所具备的从教能力设定;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等方面的建设均要以有利于师范生达到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导向;各种质量保障制度和措施的目的是推进师范类专业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最终目的是保证师范生培养质量满足从教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8.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是如何体现产出导向的?

:以产出为导向,就是强调以师范生的学习效果为导向,对照师范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评价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关注师范毕业生学到了什么能做什么,而非仅仅是教师教了什么。要求专业按照反向设计,正向施工的基本思路,面向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求,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出发点,设计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采用匹配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配置足够的软硬件资源,要求每个教师明确自己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责任,最终通过课程目标、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定期评价和持续改进,保证师范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的达成。

9.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是如何体现持续改进的?

:师范类专业认证的一大重要特点就是要求专业建立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认证标准指标内容贯穿了质量持续改进理念,强调聚焦师范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对专业人才培养活动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跟踪与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用于人才培养工作改进,形成评价反馈改进闭环,建立持续改进的质量保障机制和追求卓越质量文化,推动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一方面,设置了独立的质量保障指标,从保障体系、内部监控、外部评价、持续改进四个方面对评价培养目标是否达成以及持续改进提出要求。

另一方面,在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设置评价二级指标,在师资队伍部分设置持续发展二级指标,要求专业建有的各种机制、制度和措施,最终都要落实到执行、跟踪、评价与改进。

10.为什么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强调建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跟踪反馈与社会评价机制?

: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其所培养的师范毕业生能够持续满足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求,用人单位满意度和毕业生实际就业情况成为师范类专业办学质量的重要评判指标之一。

因此,认证标准在质量保障指标项中,专门设有外部评价二级指标,要求专业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基础教育机构、教育行政部门等利益相关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它是师范类专业收集信息,对培养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定期评价的必要渠道,也是在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师资队伍支持条件学生发展方面开展持续改进工作的重要基础。

11.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基本程序有哪些?

:师范类专业认证根据第一、二、三级不同的功能定位和组织实施方式,设置了相应的认证工作程序。

第一级采取网络平台数据采集方式,对师范类专业办学基本信息进行常态化监测。

第二、三级采取专家进校考查方式,对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状况进行周期性认证,认证程序包括申请与受理、专业自评、材料审核、现场考查、结论审议、结论审定、整改提高7个阶段。

12.学校申请师范类专业认证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评建准备是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基础工作,原则上参评高校至少在提交认证申请前1年开始评建准备,主要任务是比照认证标准,找出自身存在问题与差距,逐步改进提升,具体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学校层面:以专业认证为抓手,以认证理念推动师范类专业教学改革,引导师范类专业聚焦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培养,建立基于产出的持续改进质量保障机制和质量文化;开展广泛宣传;建立评建保障机制。

专业层面:对照认证标准开展自查,总结取得成效,梳理问题与不足,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有针对性改进。其中,重点工作是重新审视修订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建立基于产出的质量评价机制,整理教学档案与佐证材料。

教师层面:认真学习充分理解认证理念与认证标准,将认证理念和认证标准落实到教学活动中,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持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3.为什么师范类专业认证要求参评专业“说”“做”“证”必须达成一致?

:师范类专业认证是一种举证式认证,现场考查专家组主要是通过参评专业的三个环节,来查证和判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状况是否达到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要求,并给出认证结论。

所谓,即自己是怎么说的,参评专业要明确自己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等。

 “自己是怎么做的,参评专业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导向所实施的教学活动,以及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与形成性评价的措施与做法。

 “证明自己所说和所做的,参评专业要为证明自身达到标准要求,逐项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因此,师范类专业认证要求参评专业的必须达成一致。

14.第二级认证考查具体包括哪些指标?

答:包括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师资队伍”“支持条件”“质量保障”“学生发展8个一级指标共38个二级指标,其中关键指标14个(标*)、一般指标24个。

具体如下:

1)培养目标模块:*目标定位;目标内涵;目标评价 

2)毕业要求模块:*师德规范;教育情怀;*学科素养;*教学能力;*班级指导;综合育人;*学会反思;沟通合作

3)课程与教学模块:*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4)合作与实践模块:*协同育人;基地建设;*实践教学;导师队伍;管理评价

5)师资队伍模块:*数量结构;素质能力;实践经历;持续发展

6)支持条件模块:*经费保障;设施保障;资源保障

7)质量保障模块:*保障体系;内部监控;外部评价;持续改进

8)学生发展模块:生源质量;学生需求;成长指导;学业监测;*就业质量;社会声誉。

认证标准各项指标的逻辑关系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为导向,组织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配备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并通过建立基于产出的内外部质量保障机制保证专 业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升,最终使学生培养质量满足要求。

15.认证考查的“五个度”具体指什么?

答:(1)培养效果对培养目标的达成度。

2)专业定位对社会需求的适应度。

3)师资及教学资源对人才培养的支撑度。

4)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

5)学生和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满意度。

16.认证的结论和周期?

答:认证结论分通过,有效期6”“有条件通过,有效期6”“不通过三种。

17.认证结论有什么用途?

答:通过二级认证专业的师范毕业生,可由高校自行组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工作。高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要求,建立以实习计划、实习教案、听课评课记录、实习总结与考核等为主要内容的师范毕业生教育实习档案袋,通过严格程序组织认定师范毕业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视同面试合格。

通过三级认证专业的师范毕业生,可由高校自行组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和面试工作。

师范类专业认证结果将为政府、高校、社会在政策制定、资源配置、经费投入、用人单位招聘、高考志愿填报等方面提供服务和决策参考。

18.师范类专业认证对专业培养目标的设定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培养目标的内容包括服务面向、服务定位和人才规格等内容。要对师范生毕业5年左右的具体能力和表现有清晰的表述,反映师范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和专业领域的发展预期,体现专业特色和优势,并能够为师范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及其他利益相关方所理解和认同。要求定期对培养目标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并能根据评价结果对培养目标进行必要修订;评价和修订过程应有利益相关方参与。

19.什么是“一践行三学会”?

答:一践行三学会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

20.认证对教师有哪些新的要求?

答:师范类专业认证是一项系统性、根本性的师范人才培养改革工程。对于担任学科专业课程的教师来说,新的要求主要有:

1)参与和熟悉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熟知专业毕业要求。

2)基于毕业要求,了解本专业课程设置和结构,掌握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3)根据毕业要求设定自己所承担课程的课程目标及其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4)根据设定的课程目标,确立课程内容和教学环节。

5)根据学情、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设立针对课程目标的课程考核方式。

6)在教学实施中,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指向课程目标的达成。

7)有具体可行的、基于课程评价的课程持续改进方案并实施。

21.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构建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强,全面保障和提升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培养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提供有力支撑,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贡献。

22.师范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目标定位:培养目标应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国家和宁夏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重大战略需求,落实国家和宁夏教师教育相关政策要求,符合学校办学定位。

目标内涵:培养目标内容明确清晰,反映师范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和专业领域的发展预期,体现中小学(幼儿园)教育专业特色,并能够为师范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及其他利益相关方所理解和认同。

目标评价:定期对培养目标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评价,并能够根据评价结果对培养目标进行必要修订;评价和修订过程应有利益相关方参与。

23.认证的类型和层级是怎样的?

答:师范类专业认证构建了横向五类覆盖”“纵向三级递进体系

横向五类覆盖指的是五种类型的专业认证中学教育专业认证”“小学教育专业认证”“学前教育专业认证”“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认证”“特殊教育专业认证

纵向三级递进指的是各类专业的三个认证层级第一级定位于师范类专业办学基本要求监测。第二级定位于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合格标准认证。第三级定位于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卓越标准认证。

第一级认证达标,才能申请第二级认证;通过第二认证,才可以申请第三级认证。师范类专业第二、三级认证实行自愿申请,有三届以上的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申请参加第二级认证;有六届以上毕业生并通过第二级认证的,申请参加第三级认证;个别办学历史长、社会认可度高的师范类专业可直接申请参加第三级认证。

24.师范类专业的毕业要求是什么?

答:(1)践行师德,包括师德规范和教育情怀。

师德规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遵守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教育情怀:具有从教意愿,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事业心,工作细心、耐心,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2)学会教学,包括科学素养和教学能力。

学科素养:具有一定的人文与科学素养。掌握学科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理解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学科在中小学(幼儿园)中的价值,了解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以及与社会实践、学生的生活实践之间的联系。

教学能力:在教育实践中,能够依据所教学科课程标准,针对中小学(幼儿园)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运用学科教学知识和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获得教学体验,具备教学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教学能力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3)学会育人,包括班级指导和综合育人。

班级指导:树立德育为先理念,了解中小学(幼儿园)德育原理与方法。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能够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参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获得积极体验。

综合育人:了解中小学(幼儿园)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理解学科育人价值,能够有机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参与组织主题教育、少先队活动和社团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4)学会发展,包括学会反思和沟通合作。

学会反思: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进行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创新意识,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学会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沟通合作: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掌握沟通合作技能,具有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体验。

25.师范类专业的师资队伍有哪些要求?

答:数量结构:专任教师数量结构能够适应本专业教学和发展的需要,生师比不高于18:1,本科专业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占比一般不低于60%,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不低于学校平均水平,且为师范生上课。基础教育一线兼职教师素质良好、队伍稳定,占教师教育课程教师比例不低于20%

素质能力:遵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较强的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应用和学习指导等教育教学能力;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具有职前养成和职后发展一体化指导能力,能够有效指导师范生发展与职业规划。师范生对本专业专任教师、兼职教师师德和教学具有较高的满意度。

实践经历:教师教育课程教师熟悉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和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至少有一年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服务经历。其中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具有指导、分析、解决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基础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持续发展:制定并实施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建立教师培训和实践研修制度。建立专业教研组织,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建立教师分类评价制度,评价结果与绩效分配、职称评聘挂钩。探索高校和中小学(幼儿园)协同教研”“双向互聘”“岗位互换等共同发展机制。

26.师范类专业认证中,学生发展应关注哪些内容?

答:生源质量、学生需求、成长指导、学业监测、就业质量和社会声誉。

27.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专家的遴选标准和程序有哪些?

答: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专家是经教育部评估中心培训合格、受教育评估机构聘用开展现场考查工作的专业人员,包括高校专家、中小学专家(含幼儿园、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下同)和教育部门专家。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专家须经过严格的遴选和培训,才能持证上岗。

1)遴选标准和程序。首先,教育部认证专家委员会制定《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专家遴选标准》(以下简称《专家遴选标准》);其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相关高校等依照《专家遴选标准》向教育部认证专家委员会推荐符合遴选标准的专家名单;第三,教育部认证专家委员会对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相关高校所推荐的专家依照《专家遂选标准》进行审核认定。

2)认证专家培训。教育部认证专家委员会秘书处根据认证工作需要,对审核认定的专家进行资格培训,内容包括理论培训和现场考查实习。专家培训合格方可进入国家认证专家库,具备从事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资质。

3)认证工作专家资格保持。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专家获取资格后,应定期接受再培训,充实、更新相关教育理论和认证技术方法。同时,应严格遵守认证工作有关纪律,公正、客观地开展认证工作。对不能履行职责的专家,教育部认证专家委员会将取消其专家资格。

28.认证标准中对于具有硕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百分比的要求是什么?

答:师范类专业认证二级标准中对于具有硕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百分比要求高于60%。

29.认证标准中对于中学兼职教师占教师教育课程教师比例的要求是什么?

答:师范类专业认证二级标准中对于中学兼职教师占教师教育课程教师比例要求高于20%。

30.认证标准中对于至少有一年中学教育服务经历的教师教育课程教师比例的要求是什么?

答:师范类专业认证二级标准中对于至少有一年中学教育服务经历的教师教育课程教师比例要求为100%。

31.认证标准中对于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生均拨款总额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的要求是什么?

答:师范类专业认证二级标准中对于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生均拨款总额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要求为不低于13%。

32.认证标准中对于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元)的要求是什么?

答:师范类专业认证二级标准中对于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元)要求为不低于全校平均水平。

33.认证标准中对于生均教育实践经费(元)的要求是什么?

答:师范类专业认证二级标准中对于生均教育实践经费(元)要求为不低于全校平均水平。

34.认证标准中对于生均教育类纸质图书(册)的要求是什么?

答:师范类专业认证二级标准中对于生均教育类纸质图书(册)要求为不低于30册。

35.认证标准中对于每6个实习生配备中学学科教材套数(套)的要求是什么?

答:师范类专业认证二级标准中对于每6个实习生配备中学学科教材套数(套)要求为不低于1套。

36.认证标准中对于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要求是什么?

答:师范类专业认证二级标准中对于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要求为不低于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平均水平。

37.认证标准中对于毕业生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比例(%)的要求是什么?

答:师范类专业认证二级标准中对于毕业生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比例(%)要求为不低于75%。

38.师范类专业认证现场考查专家组如何构成?

答:现场考查专家组是由教育评估机构从国家认证专家库中选派的临时性工作小组,每个专业点配备专家组人数一般为3-5人(其中,第二级认证要求外省专家不少于1/3,中小学专家或教育部门专家不少于1/3;第三级认证要求中小学专家或教育部门专家不少于1/3)、秘书1人,并视情况配备项目管理员和观察员。现场考查专家组包括高校专家、中小学专家和教育部门专家,专家组人员构成与专业背景要求符合当次认证工作需要,同时可根据工作需要邀请境外认证专家参与现场考查工作。

39.师范类专业认证现场考查专家组工作流程是什么?

答:现场考查专家组工作流程主要分三个阶段:

1)进校前,现场考查专家组每位专家认真审阅专业自评报告和专业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及相关佐证材料,填写专家个人审读意见表,拟定考查重点和考查日程。

2)进校中,现场考查专家组依据全面考查、独立判断工作原则和进校考查日程安排开展现场考查活动,每位专家采取深度访谈、听课看课、考查走访、文卷审阅、问题诊断、沟通交流等方式,查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实际状况,依据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作出判断和评价,讨论形成专家组现场考查结论建议。

3)离校后,5个工作日内专家个人提交《听课看课总体情况记录表》、《试卷情况总体评价表》、《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总体情况评价表》及《专家个人现场考查报告》,25个工作日内专家组长提交《专家组现场考查报告》。

40.专业认证专家访谈要点及注意事项

总体要求:主动介绍扬长避短,被动回答实事求是。要紧紧围绕“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认证理念,紧扣“一践行三学会”(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的师范专业毕业要求回答。

具体表述应以事实为依据,客观概要说明相关的制度框架与机制,学校、学院、专业的具体举措及现状。          

要充分展示成绩和经验,但绝不虚夸成绩;要坦诚说明学校专业存在的发展问题,不要刻意掩盖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且要对其有深入的思考、清晰的改进思路和可行的举措。          

面对问题不回避、不退缩,让专家感受到诚意;针对问题有反思、有整改,让专家看到行动;面向未来有规划、有举措,让专家可期学校专业的发展,一定要展现出宁大人饱满的精神状态和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