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专业定位
概述专业内涵,以及专业在学科、行业、社会发展中的定位。
据惠州石化新材料、电子信息两大万亿产业集群的需求,结合自身发展特色与新工科育人理念,重点围绕化工与新材料领域开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着力于培养精细化工、高分子材料、电子材料、能源新材等行业从事技术研发、材料设计与制备、工程设计、生产技术管理和安全环保等工作。
1978年惠阳师专开设了化学师范专业,而应用化学专业起源于化学专业的应用技术培养方向,2000年申办全日制本科专业应用化学,该专业2004年获得工学学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成为广东省特色专业,2013年选为广东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6年获批广东省级特色重点学科,2020年获批广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学校办学定位、惠州化工产业的需求高度吻合,实行“开门办学”,借力大亚湾化工研究院和大亚湾新材料产业学院的产教平台,坚持校内外“双体系”育人模式,已成为优势突出、区域特色鲜明、具有较高社会声誉的应用型专业。
二、 培养目标
立足本校办学特色,阐释专业对学生的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掌握应用化学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熟悉化工生产过程、产品分析及研发,了解应用化学专业前沿动态,具备扎实化学专业知识、较强实践能力,能在精细化工、制药、产品质检、环境食品分析等领域的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的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具体目标如下:
1、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
2、能在学术界、工业界、教育界成功地开展与专业职业相关的工作,适应独立和团队工作环境;
3、能够通过终生学习适应职业发展,具有分析解决化工问题的能力,在精细化工领域具有职场竞争力,毕业生在5年内能够成长为技术骨干和工程师。
三、 培养规格
明确专业的学制学分、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素质要求等。
本专业学制4年,修业年限4-6年,毕业所需最低学分165分。
本专业毕业生经4年学习应获得如下知识和能力:
1.掌握通识教育类、学科基础类、专业基础类和专业类知识,具有国际视野,了解本专业学科发展前沿,并能将所学知识用于解释本专业领域现象。
2.能够应用本学科基本原理、方法对本专业领域问题进行判断、分析和研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并形成解决方案。
3.能够恰当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分析工具,对本专业领域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处理,完成所从事的专业任务。
4.能够使用书面和口头表达方式与业界同行、社会公众就本专业领域现象和问题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还能具有一定的国际化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5.具有团队协作意识,能够在本学科及多学科团队活动中发挥个人作用,并能与其他团队成员合作共事。
6.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有创新创业能力及不断学习与适应发展的能力。
7.具有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熟悉本专业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在本专业领域实践活动中能够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
8.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 课程体系
简要介绍专业课程体系总体框架,并罗列核心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
本专业的课程体系由八个课程平台构成,分别为公共必修课程、博雅教育课程、学科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专项实践课程、个性培养课程、辅修专业课程等。
其中,核心课程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仪器分析。特色课程(精细化工方向)包括:精细化工工艺学、精细化学品化学、涂料与涂装工艺、化妆品学、环境监测与分析、环境化学、材料化学。
在实践教学环节,除了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还开设了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应用化学专业实验及化工原理实验等专业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实验课程。
五、 师资队伍
简要介绍师资队伍结构,包括教师队伍数量、职称、学科背景等。
按照“专业对口、数量保证、素质高”的要求,本专业建设了一支结构合理、学缘广泛、工程应用能力较强的队伍。23名教师中有南粤优秀教师2人、省级高校“千百十工程”人才3人、省高校优青教师培养对象3人、惠州市“天鹅计划”领军人才2人;教师队伍中博士20人,占比87%,副高以上的高级职称占比50%,且大部分毕业于国内985院校或国外知名高校,近一半教师具有企业、行业工作经验,被评为“双师双能”型教师。
实施“优博”和“英才”计划,引进海内外优秀教师,岗前和岗位培训以及“传、帮、带”培养;建立双导师挂职制度,聘任石化行业兼职教师,青年博士挂职企业锻炼,共同指导生产、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组建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管理团队,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融合;课程建设方面着力打造优秀教学团队,其中有机化学教学团队荣获2020年省优秀教学团队;无机化学团队荣获2014年省优秀教学团队;分析化学团队获2014年校级团队。
六、 教学条件
简要介绍教学设施情况,包括教学设备、实验室、实习基地等。
本专业教学实验室配备完善,设备先进,利用率高,能够满足教学需要。实验室分成基础实验室、精密仪器分析测试中心、综合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大学生开放创新实验室、教师科研实验室六个部分,实验室总面积2800 m2,固定资产总价值2000多万元,可同时容纳200人以上进行各种实验。开出学生开放、创新性实验、毕业论文等实验教实验项目150多个,能较好满足实验实践教学需要。
我校图书馆建立了种类齐全、内容丰富、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截至目前,馆藏总量(含电子文献)达301.30万册(件),其中各类印刷型文献约167.55万册,电子图书133.75万册,引进和自建大型数据库近30个,化工类图书共18742册,年进书量4册,生均专业图书量21.5册。
本专业还积极开拓渠道,与企业广泛建立联系,开展全方位合作。目前已建立了实习基地28家,包括市质检所、惠州市油品检测中心、方舟检测、华品检测、华阳医疗、亿纬锂能、豪鹏电子、云松集团、永卓科技、永盛辉化工、强达电子等国内外知名单位(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