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刘国聪院长带队访问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2020年07月11日 07时54分21秒浏览次数:818设置

77-8日,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院长刘国聪教授带领6名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的调研组,前往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相关院系调研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情况。

调研组首先来到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受到该院党总支书记童汉清教授、分管科研副院长刘卫兵教授、分管科研副院长康新平教授等教师的热情接待。两个学院的领导、专业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应用化学专业在招生、就业、课程开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同时为我院应用化学专业的深入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建议。

7日下午调研组一行受邀参加了化学工程学院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研讨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该校的重点优势专业,曾先后2次通过教育部的工程认证,标志着该校工程教育质量进入中国工程教育的“第一方阵”。在会上,专业学科带头人周如金副校长生动地跟我们介绍了其一贯秉持的双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导向教学理念,其最终目的就是培养浑身散发“油味”的广油人。此外,该院能源化工系主任段林海教授详细介绍了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发展历史、人才培养目标、当前情况及建设规划。会后大家参观了化工专业实验室及教师科研实验室。

中石化茂名分公司、新华粤、众和化塑等企业一同参加了研讨会。


8日上午,调研组一行访问了该校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曹更玉院长详细介绍了该院的发展历史及目前的专业布置情况。目前该院每届有4个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班级以及1个功能材料专业班级、学生人数约200名;教学设备价值总额排名全省第3;专业合作对口企业为丰能、原茂名碳黑厂、美联汕头、华丰集团等公司。接着,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系主任史博教授毫无保留地介绍了非常具有实操性的专业建设经验。史教授提到:(1)专业定位要充分体现区域特色,在申报时要紧靠学校定位,具体落实到授课内容上更要贴紧专业特色;(2)在大口径上,要接受规范化的工程认证,有目标性地提前做好筹划,教研步伐要跟紧,为升级到省级甚至是国家级专业提前做好准备;(3)在小口径上,培养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出口优质的人力资源,因此更要提前做好规划,适时地进行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史教授还建议加强专业导师制使其更有助于明确学生的就业愿景、课程安排与人生规划,进而提高学生的学风以此实现“三全育人”目标。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副系主任班建峰博士在引导我们参观专业实验室的同时,从专业认证的角度出发,对专业建设所需求的空间标准、学生实验分组情况、仪器设备的使用以及规范化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8日下午,调研组来到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首先院长韦明肯教授就该院在其他强势院系的竞争压力下,就如何挖掘学科发展资源、青年教师的培养等问题上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介绍会。他指出学科的发展应顺势而为地紧贴国家的倾向性政策,并着力引进在领域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在省级实验室平台建设上,则富有开拓性地提出经济投入成本应多头分摊的观点;在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育成上,则认为青年教师首先应先学会生存,再进一步结合学院、地方特色谋求进一步的发展。接着,分管科研的副院长欧阳乐军教授就该院科研经费的覆盖率、到账率等问题展开分析,认为近年来该院科研经费良好的到账率离不开学校本身较大的办学体量以及高速发展的申硕列车;其次是该院独特的生物学科特点,例如国家政策支持下科技特派员项目、大专项对接等;更重要的是,学院领导班子对科研工作的大力支持,例如为了激发一线教师的科研动力,在学院绩效分配中,单独切分出指定的经济模块用激励学院科研成果的获得。

在访问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化学、化工、材料、生物等四个二级学院的过程中,刘国聪院长与该校相关部门的领导、教师们分享了近年来惠州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产学研合作等领域所取得的一系列可喜的工作进展。刘院长还提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地处粤西,而惠州学院则背靠中海油、埃克森美孚等强势知名企业以及3000多家下游企业,两家以服务区域性经济发展为主的兄弟院校完全可以做到“东西结合”,携手合作、互补长短,这一观点得到了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副校长纪红兵教授的高度认可。同时刘院长在访问期间也提出工作愿景,这个愿景主要包括新进年轻博士挂职对口企业、青年教师的行业导师建设以及大力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等,为学院学科建设与发展以及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育成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撰稿:林博

审核:刘国聪 庄志翔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