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2022年11月16日上午,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在旭日楼208开展了课堂教学质量月系列活动之《无机化学》课程教学示范课,授课教师为解芳老师,授课对象为22级化学工程与工艺创新班。刘国聪院长、无机化学课程组负责人童义平教授、化工系系主任邱思、化学系系主任刘敏以及部分青年教师观摩了此次公开课。
此次公开课内容为“卤族元素”。上课初始,解芳老师就本节课的内容及学习要求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指明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从卤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原子结构到通性,内容由浅入深,重点讲授了卤族元素的性质及氟元素的特异性。解老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与专业知识相结合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例如从卤族元素的存在形式,谈及碘在自然界的存在主要是在海藻中,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吃海带补碘,从碘在乙醇中的溶解性,讲到日常生活中碘酒可做杀菌消毒用,而利用液溴的毒性可以制成催泪瓦斯等等。此外,通过讲述氟元素的发现史及诺贝尔奖背后的故事,引入思政元素,引发学生对于坚持不懈、不畏艰辛的科学探索精神的思考。解芳老师教学经验丰富,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调动和维持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随后,学院组织了解芳老师示范课评课会。会上,刘国聪院长对解芳老师的课程给予高度评价,他以“自然、明快、轻松、享受”八个字评价解芳老师的示范课,指出解芳老师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是源于她对教育事业的热血和热爱。解芳老师的课上的好,是基于解老师对于教材以及学生的研读,除了熟知专业知识外,对学生也有了解,因此可以具有差异性地实施教学。参与评课会的青年教师纷纷表示,观摩旁听解芳老师的课程,受益匪浅,解芳老师的教学教态、对课堂节奏的把控、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启发式和互动式的教学方法都是青年教师需要重点学习的。作为青年教师,教学资历尚浅,对于如何合理地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如何引入思政元素将“理性”的专业知识同“感性”的学生培养相结合,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无机化学》课程组负责人童义平教授表示,青年教师需要端正态度,教学技能的提升没有捷径,只能通过不断地多听、多学、多练来实现。郭爱平书记表示,通过开展教学名师公开课,进行听课、评课活动,青年教师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同时向老教师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课堂教学融入思政教育十分必要,而针对思政课堂的开展和课程思政元素的引入,童教授及刘院长均提出可以多从生活中挖掘,多关注政策、产业变化。最后,刘国聪院长对解芳老师的教学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进一步完善教案设计,可设计若干问题,规律和成因由问题导入,学生为主角,由学生总结得出结论;二是增加师生双边互动,让学生更多地发言,老师负责点评和提示。
解芳老师示范课(卤族元素)评课会
解芳老师多年奋战在教学第一线,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获惠州学院第五届教学名师、惠州学院优秀教师(2020年)称号,获2021年广东省首届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大赛三等奖、2021年惠州学院首届课程思政教学大赛一等奖、惠州学院第六届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近年来组织学生多次参加省级、校级化工类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深受学生的爱戴。
撰稿人:凌 玲
审核人:刘国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