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5月27日下午,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组建的“心方向”科普志愿队前往位于惠州市三栋镇的上洞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化学科普义教活动。一同前往参加此次活动的有科普义教活动策划发起人刘惠茹、惠城区科学技术协会李彦青、辅导员李建媛、青志联化工分会兼志愿服务部成员及此次义教活动的志愿者们。
出发前,志愿者们反复确定了义教过程需要特别注意的环节,老师们也提出了几点需要注意的事项并对她们进行了鼓励。带着紧张又兴奋的心情,终于到达了上洞小学。刚下车,热情的校长和老师便快步相迎以示对志愿者师生到来的欢迎。走进校园,孩子们的一声声“老师好”迅速拉近了大家彼此间的距离,随着上课的铃声响起,此次的“科普义教”真正开始了。
本次科普义教课堂的主题为《当小苏打与白醋相遇》,课堂以学生们所熟知的面包展开,引出本课堂的第一个重要“来宾”——小苏打,结合“比较谁的气球更重”的游戏环节及有趣的“瓶子吹气球”实验,引出了课堂的第二个神秘“嘉宾”——白醋,通过观察、探讨,发现了一种比空气重一些的神秘气体——“二氧化碳”。通过介绍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常见应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并运用化学知识对这些“妙用”进行解析,让学生们对“二氧化碳”有一个更为科学的认知,激发他们探究科学的精神,也在他们心中埋下了一颗科学的种子。时间在不知不觉间过得飞快,有趣的科普课很快就结束了,“师生们”在不舍中惜别,共同期待着下一次的再见。
据悉,化学科普义教自2015年举办以来,已经组建了45个科普志愿小组,前往惠州城乡25个中小学开展了230多场科普义教讲座,参与志愿活动的大学生达1060多人次,服务的中小学生达13000余人。参与化学科普义教的师生志愿者们用自己的力量解乡村科普教育之难,践行了“我为群众做实事”,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
撰稿:何美倩,李建媛
摄影:邹兴敏
审稿:张莉琼